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码教育》读后感(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解码教育》读后感
有人曾经这样讲过,人的一生从出生时便已经注定。虽然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有些过于绝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原有的家庭状况,经济环境等等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个人的发展。那么面对既有的命运谱曲,我们个人又该如何突破限制,闯出自己的世界呢?我认为教育便是那条最佳的途径。重视教育,可以给学生们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开辟多条通往成功殿堂的道路,让他们看见更多种可能,感受不同的风景。在孩子少年时期,良好正确科学的教育可以在其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火种,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是他看见这个广袤世界的最初的一扇窗,因此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如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灌输学生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模式,这也是我个人工作的职责所在。
为了更好的精进自己的教学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的《解码教育》一书。书籍内容详实紧凑,逻辑严谨,视野开阔,颇具前瞻性。围绕教育这一话题,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真实的学力,探究的课堂,成长的教师。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实在当今世界一直涌动着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教育改革浪潮,如何进行课程转型以及课堂转型,也是教育界的潮流所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热烈的讨论新时代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因此,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便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演进等角度出发,探讨这一概念的本质。而第二部分则紧接第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堂转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主要以能动学习,推进倾听与对话的教学改造,如何培养关键能力,教会读者如何提问等教学活动,提出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忠告。而本书的第三部分,则涉及了教育心理学,重点是启发教师如何将经验与学习合二为一,在教育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教师更好地成长。
在阅读完本书后,我不由得发出真诚的感叹,钟启泉教授真不愧是教育大家,他的思想理念十分前进,让我豁然一新,感悟颇多。在本书的三个部分中,我对第一部分真实的学力这一概念十分感兴趣。钟启泉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需要从培育“记忆者”的教育转型为培育“探究者”、“思考者”的教育。这些“探究者”与“思考者”应具备“记忆者所欠缺的、时代所需的“真实性学力”。所谓 “真实性学力”不是碎片化知识的堆积,而是能够运用知识、生产知识、展开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亦即问题解决所必需的学力。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兼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生存能力”。
对于真实的学力,钟启泉教授有一句十分简洁而颇具深意的概述,他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不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们,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教会他们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批判性的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世界如此浩瀚驳杂,知识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却可以掌握如何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在。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真实性学力呢?在《解码教育》中,钟启泉教授给出了我们答案。首先,我们应该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传授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我们的根本诉求。其次,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学校的软环境设计也十分的关键。第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多元化思维,问题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与之相对的则是一刀切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会毒害学生,使其陷入一种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中,缺乏创新创造能力。对于一件事物,我们要鼓励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分析,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四,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架构起学生与世界认知的桥梁,仅仅有课堂上老师的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如何自主阅读,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十分的必要。并且阅读也是一项良好的终身习惯。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关注他们的成长心态。儿童的心态与成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经过时间的磨砺,以及足够的挫折教育,因此心智上比较幼稚。作为教师,我们要呵护孩子们的这种稚嫩的状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反思能力,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自我更新,才能够避免坚固的心态,真正的从一颗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学生是承担国家与民族之未来的存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身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明白肩负在自己身上的职责,我也会不断的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用我全部的爱,责任与知识去培育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能够茁壮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