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构建“四型”社区情况汇报(2023年),供大家参考。
面对居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省**市**区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动力引擎”,锚定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幸福型“四型”社区建设目标,坚持硬件上台阶,软件再提升的思路,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优势,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一、突出一个核心,党建引领“强起来”
突出党建引领,将“四型”社区建设作为“区委书记项目”,成立区委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印发“1+4”实施方案,推行联席会议、现场调研、周报等制度,建立任务清单,采取“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将区、镇、社区、驻区单位、小区物业等联结起来、各类资源统筹起来,提升创建成效。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并作为单位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评价的重要依据,着力解决体制、管理等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全力推动建设工作。
二、建立两个机制,凝聚合力“抓起来”
建立区镇领导包抓机制。区委常委赴联系包抓社区调研走访20余次,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先后召开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2次,“四型”社区建设调度会5次、推进会4次。研究社区治理重大问题6个,协调解决“老大难”问题10个。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由政法、民政、住建、行政审批、城市执法等26个部门形成治理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解决突出问题。推行“十小自治”工作法,成立“和凤调解室”,落实“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社区,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形成多方联动、力量下沉、条块协同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强化三重保障,治理能力“提起来”
强化组织保障。聚焦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加快赋权扩能减负,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清单,进一步明确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社区党组织集体讨论研究,增强社区党组织在重点事项决策上的自主权。在全区32家物业服务企业中派驻党建指导员16名、成立党支部20个,在小区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70个,“三无小区”小院自管会52个,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
强化人员保障。建立社区后备人才库,调剂事业编制,下沉事业干部12人,选聘工作人员45人,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社区每万名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置标准。
强化经费保障。建立财政预算为主、党费补充为辅、社会筹措为补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将每年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办公经费由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区级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四型”社区建设试点,推动“人往社区走、钱往社区投、政策向社区倾斜”,最大限度激发社区活力。
四、用好四支队伍,作用发挥“实起来”
抓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组织外出学习*次,举办全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创建‘四型’社区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社区工作者集中赋能。
抓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依托线上“双报到”系统,组织在职党员、公职人员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管理”,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余件。
抓志愿服务传递爱心。组建红色互助、绿色环保、蓝色平安、黄色普法、紫色文艺“五色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余次。
抓网格队伍兜底保障。健全“网格指导员—总网格长—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员”五级网格体系,配备网格员*余名,设置以退休干部、小区党员为骨干的网格党小组长*个,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打造五个平台,多元服务“活起来”
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平台,设置党群活动室、红色议事厅、“心灵驿站”等功能室15个,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食宿、医护等服务;
打造小区服务站点特色服务平台,按照“15分钟便民服务圈”要求,建成“一米阳光”“同心苑”等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延伸社区“一站式”办理、“一次办结”服务事项;
打造智慧信息系统综合服务平台,投资12万元建成社区“社美邻亲”线上智慧平台,提供征集群众需求、发布服务项目、宣传惠民政策多功能服务;
打造社会工作协同服务平台,在各社区设立社会工作者服务站,配备专职社工8名,引进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
打造街道服务驿站延伸服务平台,建成集“书记会客、民意征求、共享服务”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驿站6个,提供爱心雨伞、手机充电、便民药箱等服务。
通过努力,**区“四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区硬件和软件水平得到全面加强,治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联建单位共建共享意识进一步增强,动员各方力量,资源下沉成效日益突出;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进一步凸显,在创建工作中主动作为、冲锋一线;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和办理,居民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高质量党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更具力度、更有温度。
推荐访问:党建 情况汇报 引领 党建引领构建“四型”社区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