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井冈山,新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当代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井冈山, 我心中久仰的圣地;
以往,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井冈山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
“久有凌云志,今上井冈山。”11月28日,在神维分公司准格尔段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在段领导的带领下,我赴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今之有幸,回到原点,寻访初心;
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近距离聆听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身体力行体味当年红军先烈们的艰辛,感悟井冈山精神的真谛。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行程,但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思想一次次受到了洗礼、精神一次次受到鼓舞。
在一周的学习中,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认真聆听、用心记录井冈山革命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
不怕疲劳,以饱满的热情,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祭扫井冈山烈士陵园、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感受当时的艰难险阻;
参观黄洋界哨口、茨坪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三湾改编旧址等历史遗迹,观看了大型实景歌舞史诗《井冈山》,在《映山红》、《十送红军》等井冈山革命歌曲的渲染下,如战场般真实的枪炮声的震撼中、600多名演员深情演绎中,使我的灵魂又一次得到了红军精神的洗礼。《血》的序幕,揭示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遭受反动统治的无情诛杀悲痛经历;
《旗》、《灯》、《情》、《火》、《路》五章串联,完整的讲述了革命队伍登上井冈山,开辟中国革命新篇章;
朱毛会师、星火燎原、军民鱼水情、艰苦战斗、十送红军……一幕幕场景,将我带回到80多年前的那个硝烟弥漫、白色恐怖的年代。正是当年革命先辈用鲜血扎下革命的根基,撒下星星之火,才有了今天革命的胜利,才有了现在和平年代的繁荣昌盛。
1929年2月,柔弱女子伍若兰,为掩护新婚一年的丈夫朱德撤离时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种种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的利诱,豪情万丈地说出了要想改变自己的信仰,“除非太阳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最后被割头示众,腹中六个月大的胎儿被剁成肉浆……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徒留朱总司令题诗寄深情:“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井冈山市茨平镇的小井红军烈士墓,又名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纪念碑上书写着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1929年1月29日,反动派在叛徒陈开恩的带领下,窜入小井红军医院,抓捕了身负重伤的130多位红军战士。敌人用尽种种威逼利诱,许诺只要一人说出红军主力转移方向,马上就给大家一条生路,但铮铮铁汉无一人开口。敌人机枪扫射,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可恨奸佞引贼入,烈士命陨红土埋;
井冈处处遗忠骨,松树风格励吾侪。”
曾志作为小井红军医院党总支书记,遗言逝世后“魂归井冈山”。曾志墓位于小井红军墓左侧小山包上,平平常常,毫不起眼。四百米外,便是她80多年前战斗过的红军医院,以及在这里惨遭敌人杀害的130多名战友的集体墓穴。曾志有着传奇的一生并始终对信仰坚贞不渝。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第三任丈夫陶铸**中蒙冤屈死,三个小孩在革命时期或忍痛送人或被迫卖掉。1928年11月,曾志产下一名男婴,但因革命需要,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至亲骨肉托付給一名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1952年,曾志终于在广州见到了她阔别24年的儿子石来发。石来发8岁时养父母双亡,乞讨度日。解放后,成了大井村一名拿工分的农民。即使是革命胜利了,官至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依然拒绝给儿孙安排优越的工作,却把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曾志晚年对儿女坦露心迹:“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
还说,毛泽东能把儿子送上朝鲜战场,我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当农民呢?于是,她的儿子就在井冈山当了一辈子的兢兢业业的护林员。曾志老人在遗书中写到:“死后不开追悼会,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于是,曾志,也长眠于此,守护着她的战友和亲人后代。
在井冈山这块革命的土地上,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很多。当我站在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前,倾听了这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井冈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被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着;
仿佛目睹了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历程。我深知,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不禁在心中不断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们能够为革命事业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那就是坚信革命必将成功的坚定信念,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在革命的低潮时期,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环境艰苦、前途渺茫的情况下,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依旧能够燃遍全国,最终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成就了中国革命的摇篮。
我不禁在心中不断的思考,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学习、研究?
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这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一代代共产党人从这里汲取力量,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的心在这里一次又一次被猛烈撞击、也一次又一次被折服。在我们的心里,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一种震撼、一种吸引;
更是一种信仰——这就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革命两年零四个月间牺牲的四万多英烈用生命浇筑的井冈山精神不应仅是短暂的精神洗礼,而应不断被挖掘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广大干群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牢筑价值信仰之"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针,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下绽放炫丽的光芒。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这次理想信念专题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
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力,投身到工作实践中。我要带着井冈山精神返回工作岗位,坚定信念,认真履职,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工作做的更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建设“和谐精益幸福”神维而努力奋斗。